close


!X!本心得為西瓜個人意見,有著非常多的個人喜好參在裡面,不喜勿入!!

MacBook Pro Retina版本對於西瓜來說,在有工作前一直都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話說本次要分享的MacBook Retina,是從Apple的代理商 優仕Youth 舉辦的體驗活動,西瓜才有機會長時間的試用這個產品,也順便考慮是否要乾脆將Mac升級成Retina算了,這次借來的事在官網上標價NT$57900、配備8GB記憶體與512GB SSD的MacBook Pro 13" Retina 2015初 版本,就馬上分享一下使用的心得:

 

圖片 006.jpg 


超級喜歡的點:

1.漂亮的外型(+++):Macbook的造型一直都是他們的招牌,霧面金屬外殼配上圓角長方形的設計,最後再加上招牌"發光蘋果",讓人看到眼睛為之一亮,雖然本產品的外型在近幾年來都沒什麼大改變,但依然可以讓人一眼看到就知道是本產品,且看起來依然時尚不過時。

2.幾乎奢華的螢幕(+++++):2560*1600的解析度放在13.3吋螢幕上,讓像素點變的幾乎看不見,這也是本產品被稱為Retina-視網膜螢幕的原因,而且其面板也採用可視角度極大的產品,最後加上漂亮的顏色表現,讓這個螢幕變成整台MacBook 中最讓人愛不釋手的部分之一。
圖片 002.jpg 
3.重量輕巧(++++):13.3吋的效能型筆電只有1.5公斤的重量,就是放在當今,也是極輕的表現,而且跟之前西瓜買的技嘉P34k不一樣的地方是,本產品不只本體輕巧,連變壓器也一樣輕巧好攜帶,雖然本產品的變壓器只有65w,而P34k則是150w,但還是讓本產品在攜帶這個屬性上,更有競爭力。
圖片 003.jpg 
4.精美鍵盤發光(++):這個配備在西瓜採買P34k後,突然發現其方便性,而本產品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配置了鍵盤發光的功能,且功能還不僅於此,Apple全系列NB的發光鍵盤,都可以向智慧型手機螢幕一樣,依照環境光源自動調整亮度,而且不像P34k那樣的整體鍵盤亮度不均,本產品的發光鍵盤讓人感覺起來就像是本身案件就在發裝的均勻,非常的漂亮,自動調整亮度也增加了實用性與省電功能兼具的特色,西瓜蠻喜歡的!

5.超級好用的觸控板(+++++):說到apple的NB就不能不提到配置在上面的觸控板,之前在使用MacBook Air 2012 版本的時候,就對這塊觸控板愛不釋手,雙指右鍵加上三指拖移的方便性,讓MacBook在攜帶出門時根本不用待滑鼠就可以很方便的操作,而在本產品上更是加強這個裝置,升級成可以感應壓力大小的"Force Touch觸控版",讓本產品的觸控版可以達到更多更精湛的操作,更讓西瓜在使用本產品有80%的時間是不接滑鼠的,真的必須說這個觸控板太神了!

6.驚人的續航力(+++):已一台效能級的NB來說,不插電的情況下上網、看影片都可以有10小時的續航力,真的非常驚人,如此長時間的電力,讓短時間的外出除了不用待滑鼠之外,連變壓器都省了,西瓜在客運上都會很放心的把本產品拿出來看上2小時的電影,畢竟大螢幕加上長效續航,看起電影來爽度還是超過iPad mini 2阿!

圖片 004.jpg 


7.安裝系統彈性(++++):全系列mac除了裡面預設安裝的Mac OS X之外,還可以透過不同方法安裝微軟的Windows上去,不管是透過第三方套件安裝虛擬機器,或是透過官方的工具BootCamp來安裝原生的Windows,都可以輕易的讓mac變成雙系統運作的裝置,這樣一來不管是Mac專用的軟體或是Windows專用的軟體,都可以只用一台機器來處理,也解決了許多人對於Mac裝置的軟體支援疑慮。

8.正反可用的磁吸式充電孔(+++):至今西瓜覺得MacBook最吸引人的設計之一,磁吸式的充電連接設計,讓Macbook在使用上不用害怕扯到電源線,導致整台機器掉落地板的危險,移動機器時也比較不會因為電源線卡到東西結果把東西弄倒了的意外,在本產品上配備MagSafe 2除了擁有磁吸式特性之外,還支援正反兩面的皆可插上的設計,讓人擺脫了許多筆電充電器的惡夢,真的是連充電器都變得很時尚呢!

9.鍵盤觸感極佳(++++):近年來鍵盤的觸感不斷的受到重視,不管是文字工作者或是專業的電競選手,都對鍵盤的觸感有著很大的需求,而本產品的鍵盤算是針對文字工作者進行設計的,其觸感柔軟但卻很少發生誤擊的狀況,案件和案件之間的距離也抓的恰到好處,讓使用者不致於依次按到多個按鈕,也不會覺得案件太小太難按,是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上都讓人醫治讚賞的好設計。


10.軟硬體綜合體驗極佳(+++++):配有SSD的本產品加上apple的流暢體驗堅持,使得本產品在一般使用上,很難讓人感到他會因為讀取資料而停格的狀況,再結合上面提到的各種優異特點,讓使用本產品宛如搭乘頭等艙航班的體驗一般,擁有體驗極佳的享受。

11.高保值性(+++):畢竟Apple的產品線不多,而且做工品質又很高,市場上又難找其替代品,以致於Apple產品的保值能力一直都是二手市場中的優等生,Mac的保值能力當然也不在話下,在市場上找到與Mac定價與客戶定位相似的他牌產品,其二手價格就是比Mac低上不少,也算是購買Apple產品時的附加價值。


當然還是有不喜歡的點:

1.擴充性幾乎是0(-----):雖說本產品是效能級筆電,但比起其他效能級筆電來說,本產品的擴充性真的不是普通的低,例如絕對無法擴充但卻貴的嚇死人的記憶體,因為要節省空間,所以把記憶體焊死再主機板上,所以只能在購買時先行決定好,否則一旦購買,就無法更換或升級,而硬碟方面也是,雖說硬碟可以買到第三方廠商的硬碟模組來更換,但是其價格就和記憶體一樣貴的嚇死人,且沒辦法像其他效能級筆電一般,由快速但空間小的SSD配上容量大卻慢速的傳統硬碟,雖然這也是因為主機重量和體積考量才做出此番犧牲,但依然讓Macbook Pro的吸印力下降了不少。

2.爛顯示卡(------):這一點一直是西瓜認為Mac無法超越PC的最大關鍵,畢竟現在的遊戲對CPU的要求已經愈來愈低,但對顯示卡要求對從來沒停過,而MacBook上面除了15"最高等級的版本配有獨立顯示晶片外,其他一律配置intel CPU內建的顯示卡,雖說intel最近才自己吹噓說他們的內顯有多強,但從目前配置在13" Macbook Pro上面的內顯Intel Iris Graphics 6100的表現,真的只是張入門級的顯示卡而已,即使安裝了Windows,要好好的打場LOL還是得關掉所有的特效,並降低解析度,才能順暢的執行,至於GTA5那種等級的作品,根本就打不開,反觀西瓜的P34K上面的Nvidia GTX 965m,不僅可以很順暢的玩LOL,在1080p+高畫質的情況下運作GTA5也是游刃有餘,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如此的配置,當然會讓許多想買筆電來打電動的人退避三舍。

3.可視面積太小(---):這邊要解釋起來比較麻煩一點,前面有提到本產品使用2560*1600的解析度,但是在13吋的螢幕上,如果使用這個解析度來顯示一般的文字和圖片的話,使用者看到的文字大概就只有螞蟻那麼大,而圖片也會變得非常小,所以當然不是直接這樣顯示,而是把所有的文字和圖片的長寬都放大兩倍來顯示,所以雖然螢幕顯示的是2560*1600的解析度,但其實裡面放的東西跟一般螢幕開1280*800(解析度長寬都除以2)的解析度是一樣的,這樣的空間對文字工作者來說可能剛好,但對於程式設計師或是美術人士來說,這樣的範圍就有點太小了,不僅畫面上能放的視窗不多,可以供檢視的空間也很小,結果就是雖然Retina螢幕很酷,但實用度沒有想像中的高。

4.Bootcamp驅動僅堪用(--):Mac雖然可以透過apple的Bootcamp來安裝Windows,而且官方也有提供驅動程式給安裝上去的Windows使用,但這些驅動程式可以進行的設定,真的只能用堪用來形容,不僅版本老舊且安裝的時候還可能發生錯誤,本來在Mac OS中超級讚的觸控板,在Windows中簡直像被廢了武功一般,功能陽春甚至連堪用都稱不上,使得本產品雖然可以順暢的"運作"Windows,但變成一定要接滑鼠才可以順暢的"使用",雖然Bootcamp本來就不是每位Mac User都會用到,且寫Windows的驅動也不是Apple的專長,但這邊還是寫出來給有可能用到的朋友參考一下。

5.系統資源使用量大(---):配置8GB記憶體的本產品,在開機沒多久會就會佔用到1半以上的記憶體,雖然說記憶體擺在那邊也是浪費,但是這樣的佔用量,還是比起Windows要多,所以這時如果開啟比較吃資源的軟體例如:寫遊戲的Unity或是編輯影片的Final Cut Pro等,在加上查找網頁用的瀏覽器的話,系統記憶體就會幾乎會被消耗殆盡,這時便會使用SSD作為虛擬記憶體,雖然SSD的速度一樣很快,但是在非常頻繁的讀寫動作下,SSD的壽命也會有所消耗,關於系統資源吃重這一點,從Mac OS X 10.9之後就一直存在,希望能在未來的版本中解決。

6.缺乏重量級遊戲支援(----):這個跟前面提到的爛顯卡有些相關,因為Mac普遍配置的顯示卡都很糟糕,所以會推出Mac版本的遊戲除非是非常有人氣,不然就是小品作品,細緻的3A大作要推出Mac版本通常要比PC版晚上一兩年才會發售,就算使用Bootcamp把Mac改為PC的模式,但顯示卡的效能還是無法跨越的瓶頸,也就讓人覺得遊戲的支援真的很少。

7.本機定價極高(-----):Mac雖然在許許多多的細節都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但若單純的已一件要達到工作或是娛樂的工具來看的話,Mac尤其Mackbook的價格真的是高的讓人卻步,除了入門級的Air 11吋之外,全部的Macbook定價都超過30k,就是不比桌機,比起其他廠牌的NB,Macbook價格上還是沒有競爭力,端看本次使用的Macbook Pro 13" Retina,比上西瓜正在使用的技嘉P34K,Macbook確實有著比較漂亮的外表和一般使用體驗,但當需要玩遊戲或開發3D遊戲時(整體大概佔NB使用時間90%以上),P34K強大的顯示效能就壓過Macbook的破爛內顯,且P34K的價格就是比本產品還低了1萬多,讓Macbook瞬間變成好貴的文書機,也因此定價也是Mac無法大量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片 005.jpg 

8.本機配件少(---):他牌的NB箱子一打開,除了本機與充電器等絕對必要的裝置外,通常還會附上外出攜型袋,有些連滑鼠和重要轉接線都一併附上,但是Macbook非常簡單,打開來一定只有Macbook主機和充電器,頂多再條延長線,完全沒有其他的配件,雖然前面有提到滑鼠再Macbook上面不是很必要,而且筆電的附件不一定都是使用者喜歡的樣式,但是就西瓜所知,大家買了NB之後,通常會拮据一陣子,所以隨著NB一起來的配件在這時就變得格外重要,但Apple顯然在這一塊上不是很在意。  

總結:對於已經擁有Macbook Air 2012年版 4G Ram 128GB硬碟的西瓜來說,本次的體驗其實是想要測試在這幾年之間,Macbook對西瓜來說能不能不再只是文書機,而本次主要測試的Macbook Pro 2015 13" 8G Ram 512GB硬碟更是西瓜考慮的換機首選,但很遺憾的,在試用後西瓜還是決定退機,畢竟對於西瓜來說,新的Macbook只是長相、螢幕比較漂亮而已,並沒有讓西瓜能夠多完成什麼工作,也因此這邊的感覺是,如果是首次購入、預算充足的朋友,本產品是值得參考的,至於已經有了2011年後的Macbook但想要換新機的朋友,如果購入的話,可能在新鮮感消失之後就會感到有些失望(除非換機僅僅是為了帶出門炫耀),大概就是這樣,僅供各位參考囉!

圖片 001.jpg 
西瓜評:7.0(外型亮眼,螢幕讓人驚艷,做工小細節不馬虎,但效能低下,價格過高,實在難以找到說服入手的著力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西瓜想去玩 的頭像
    西瓜想去玩

    西瓜的天空

    西瓜想去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